最近,一篇来自印度媒体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,文章的核心观点是,尽管印度在最近的空战中损失了包括“阵风”在内的几架主力战机,但印度方面并不觉得吃亏,反而认为这是一笔“划算”的交易。原因是,他们用这一代价,换来了中国“霹雳-15E”远程空空导弹的实战数据。印度媒体的说法暗示,他们不仅摸清了巴基斯坦的底牌郑州配资网股票配资网址,还揭开了中国空军的王牌。
更有报道引述印度官员的话,称他们之前认为霹雳-15E的射程仅为150公里,实战后才发现其射程竟然超过了200公里,这一发现对他们来说无疑是“交了学费”。听起来似乎是一种“忍辱负重、卧薪尝胆”的悲壮情感,可是,如果你去看印度网友对该文章的评论,你会发现,他们对此并不买账,反而是一片冷嘲热讽。为什么?因为这种“惨胜即是胜利”的逻辑已经无法打动理性的人了。
首先,必须明确一个事实:所谓“印度战机被击落换取中国导弹数据”的做法,在军事上是极其荒谬的。现代空战,尤其是超视距空战,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对抗体系,单一的战机被击落背后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:从预警机的情报支援,到战斗机本身的雷达性能,再到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,以及电子战的干扰与反干扰水平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,都可能导致战局的彻底崩溃。因此,将战败归因于“没想到导弹射程那么远”,不仅忽视了印度自身空军体系的漏洞,也是不尊重为国家牺牲的飞行员们。
展开剩余70%此外,印度宣称损失的“多架战机”中有包括三架“阵风”,这一消息本身也充满了疑点。今年5月,印巴之间的“辛杜尔行动”引发了严重冲突,巴基斯坦方面宣称他们使用包括中国产歼-10C战机在内的武器成功击落了多架印度战机,甚至包括印度空军的“阵风”战斗机。如果这消息属实,那将是“阵风”这款被誉为“最强四代半战机”的首次实战被击落,对于其国际声誉将是毁灭性的打击。在这种信息扑朔迷离的背景下,印度媒体抛出的“战损换数据”的说法,无非是一种“精神胜利法”,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将可能的军事失利包装成“虽然我们输了,但我们的付出有价值”,从而转移国内舆论的焦点。
“霹雳-15”的焦虑:印度的隐忧
不论这些战报是真是假,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,是这场舆论战背后真正的核心——中国先进武器,特别是“霹雳-15”,已经给印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战略焦虑。
“霹雳-15”到底有多强?它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远程空对空导弹。与美国的AIM-120系列相比,霹雳-15的最大优势就是其出色的射程。根据公开资料和军事专家的分析,霹雳-15E的射程普遍被认为在145公里以上,而自用版本的射程可能突破200公里。这意味着,在未来的空战中,搭载霹雳-15的中国战机,甚至是巴基斯坦的歼-10C,将能够在对方之前就发起攻击。这就像两名武林高手比武,一方手中的剑长四尺,另一方三尺,结果自然不言而喻。
更重要的是,霹雳-15采用了“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”技术,简而言之,就是导弹在飞行途中可以“点火二次”,为其提供第二次加速。这一技术让霹雳-15在接近目标时,依然保持着高速度和机动性,令敌方战机很难躲避。2022年珠海航展上,霹雳-15E首次亮相,引发了西方军事界的高度关注。美国空军甚至因应这一新型导弹,紧急启动了AIM-260导弹的研发计划,目的就是赶上霹雳-15带来的技术差距。
这一代差,正是印度真正的痛点。所以,与其说印度“获得了导弹数据”,不如说霹雳-15的出现,迫使印度必须重新审视其空战体系的每一个环节。尽管印度的“阵风”很先进,但如果对手的“长矛”比你的“盾牌”拥有更远的射程,你的处境就会变得极为被动。综上所述,所谓“牺牲战机换数据”的说法,只不过是为了安慰自己的“迷魂汤”,不仅无法掩盖可能存在的劣势,也无法真正获得对手的尊重。
然而,至今为止,印度似乎并未对自己在印巴空战中的失利进行深刻反思。无论是印度的政客还是军方,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一个关键问题——巴基斯坦空军的胜利,并不仅仅依赖于霹雳-15这款导弹,而是得益于全套中国空战体系的综合运用。最重要的技术,包括预警机、战机的配合、地面防空的协同,以及强大的电子战能力,才是巴基斯坦最终获胜的关键。
要想弥补这一差距郑州配资网股票配资网址,印度只能选择两条路:一是彻底将军队的高科技装备统一采购,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;二是大力推进自研。可是,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,印度的“万国造”模式注定无法捏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。对印度而言,要么继续依赖外国军购,要么就彻底改变战略,但这两条路走到哪一条,都意味着放弃某种利益或选择艰难的自我变革。而目前,印度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试图通过购买俄罗斯的苏-57这种号称五代机的战机,来弥补与巴基斯坦空军之间的代差。这无疑会让印度的军火商再次受益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利好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